分享到:
建筑行業有一份通知,每年只出一期,卻往往能言中建筑業大勢! 不錯,就是《建筑市場監管司工作要點》。 老朋友都知道,每年這份文件一出臺,必定會有相關的解讀文章,今年也不例外。 這到底是個什么部門?職能有哪些? 根據住建部官網信息,“建筑市場監管司”是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內設16個司局之一,主要職能如下: 以2017年為例,《工作要點》的具體內容有: 回頭看2017年出臺的政策,對比之后不難發現,除了“修訂《建筑法》”一項未落地之外,其他內容都有相應的政策出臺、落地。2016年的情況也是一樣,由此可見這份文件的重要性和權威性! 3月27日,《建筑市場監管司2018年工作要點》正式公布?!兑c》的具體內容,本公號已擇要整理,供大家參考,不再贅述。 今天以一個新的視角,重新解讀下這份《要點》。 通過對比2018年、2017年的《工作要點》,有何發現? 關于資質,2017年提法是“簡化企業資質標準”,2018年換成了“簡化企業資質管理”。雖是一詞之差,毫無疑問,“管理”的范疇更廣,包括了資質標準、市場準入限制的改革。 也可以說,是從“概念化”到“實操化”的轉變,更接地氣了。從成文內容看,也可以感受到,像減少資質等級、合并部分專業承包資質的提法,較以往更為細化、明確。 《2018年工作要點》明確提出,“依托全國建筑市場監管公共服務平臺”,加強資質動態監管。 目前,全國建筑市場“數據一個庫,監管一張網”。而資質動態監管的內容,不外乎資產、主要注冊人員、工程業績等內容。這些信息大體都能在全國建筑市場監管公共服務平臺(俗稱“四庫一平臺”)上查到。 我們試舉一例,做簡要說明: 1)輸入“公司名稱”,點擊查詢: 2)公司資質信息: 3)人員信息:(注冊專業、人數均有詳細記錄) 4)工程項目信息: 5)信用記錄: 前段時間,住建部專門下文,要求強化“四庫一平臺”在建筑市場監管中的應用,要求省級平臺要覆蓋所有市縣的建筑市場日常監管業務。 可以預見,2018年資質動態核查的頻次會適當加大,查處力度也恐會加大不少。 這一內容,在2017年、2018年連續提及。近兩年來,住建部已撤銷了十數家已取得資質的特級、一級資質企業,原因基本都是“弄虛作假,騙取資質”。 據《2017年上半年建筑業發展統計分析》公布,截至2017年6月,全國有7967家特、一級資質建筑業企業。到現在,這個數字肯定已超過8000家。 至于其中到底有多少家是“名副其實”的?相信每個人心里都有一桿秤。 只有強化市場清出,掃除“僵尸企業”和皮包公司,實現優勝劣汰,才能正本清源,廓清長期籠罩在建筑市場的霧霾。 2018年,首次明確提出“減少專業類別”、“合并部分專業承包資質”。其實,早在去年10月,住建部在答網友問時就曾提到“擬簡化資質標準條件和專業類別”。 此次以正式的條文通知公布,意義自然不同。目前的“建筑業企業資質標準”,分為兩大序列: 施工總承包序列,包含建筑工程、市政公用工程等12個專業類別; 專業承包序列,包含地基基礎工程等36個類別。 2018年《工作要點》中將此明確列出,說明此事已正式提上日程,也可能已形成相關草案。具體12個專業類別會縮減為幾個?哪些專業承包資質將合并?可能年內就會有文件或征求意見稿出來,請大家拭目以待! 2017年11月,住建部在《關于開展建筑業企業資質告知承諾審批試點的通知》中明確: 對涉及的企業業績全部實地核查。 因此,2018年將研究制定“企業業績實地核查工作管理辦法”,對現場核查行為進一步規范。 2017年建管司提出,推進資質申報、審查電子化;2018年則提出,推進資質證書電子化。 目前,浙江省已開展相關試點。 總之一句話,“弱化企業資質、強化個人執業”的改革逐漸落地,接下來是真刀真槍的改革,也會是觸及利益的改革。2018年 2017年 一、推進建筑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一、深化建筑業重點環節改革 1、深化工程招投標制度改革 1、完善工程招投標和工程擔保制度 2、推動工程建設組織方式變革(工程總承包、全過程工程咨詢、建筑師負責制) 2、加快推進工程總承包 3、培育現代化建筑產業工人隊伍 3、推進全過程工程咨詢服務 4、提升建筑設計水平 5、積極推進建筑用工制度改革(取消勞務資質) 二、完善建筑市場監管體制機制 二、加強建筑市場監管 4、優化企業營商環境 6、推進法律法規制度建設 5、推進誠信體系建設 7、優化建筑市場環境 6、加強建筑市場監管(資質、質量安全責任事故、轉包、違法分包、資質動態監管) 8、推進信用體系建設 9、加強事中事后監管(違法違規行為、質量安全責任事故、資質動態核查) 三、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 三、推進行政審批制度改革 7、簡化企業資質管理 10、簡化企業資質標準 8、完善個人執業資格管理制度 11、完善個人執業資格管理制度 9、創新行政審批工作機制 12、創新行政審批管理 四、落實全面從嚴治黨政治責任 四、加強黨風廉政建設 10、全面加強黨的建設 13、嚴格落實“兩個責任” 11、持續改進干部作風 14、深入開展反腐倡廉警示教育 12、深入開展黨風廉政教育 15、加強干部作風建設